电影是艺术的记忆,历史则是生活的痕迹。
当电影与历史碰撞成《发掘》时,它可能是Netflix今年最好的学院派作品。
本文有剧透。
1
1939年,战争的阴云在欧洲大陆弥漫,却仍有人做着属于自己的梦。
比如,拥有一片广阔庄园的伊迪丝。
亡夫生前,夫妇二人一起买下脚底这片土地,只因伊迪丝相信,厚厚的土坯下埋葬着一段等待人类发掘的历史。
经博物馆熟人介绍,伊迪丝请来了挖掘专家巴兹尔·布朗。
尽管这个男人12岁便辍学,但他对天文学、考古学颇有研究,曾参与过很多重要考古工作。
一开始,二人因报酬发生纠葛,但希望早日知道结果的伊迪丝,还是把布朗先生请了回来。
在缺少高端探测工具的年代,对历史遗迹的探索往往全靠发掘者本人经验,所以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寻找历史,更像是一场赌局。
在选址与挖掘过程里,伊迪丝和布朗先生都经历着各自的煎熬与风险。
伊迪丝之所以愿意花重金邀请布朗先生早点开工,是因为她患了重病,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她只希望在死前能够完成自己和亡夫共同的愿望,并给儿子罗伯特留下一段快乐时光。
而布朗先生向地下探索的每一步,都带着一种自我纠结。
作为一位没学历、只有经验和知识的历史学者,布朗先生需要借助对自己对历史的热情获得一份认可,他和伊迪丝一样,都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发现奇迹。
发掘期间,有悲有喜。
由于砂石堆积,布朗先生差点被滑落的泥土夺去生命,但全程跟随挖掘工作的小罗伯特却也被布朗先生的学识深深吸引,和他结下深厚友谊。
随着时间一点点逝去,历史的面孔终于出现在伊迪丝和布朗先生面前。
原来,在这片泥土下面掩藏着一个船葬墓穴,两个历史爱好者眼见梦想变成现实,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
因为如此惊人的发现,伊迪丝家的考古活动引来了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出于对文物历史价值的考量,他们决定接手这项挖掘。
这个船葬不仅保存完整,还因拥有维京式头盔、法国金币与拜占庭银餐具等珍宝,破除了英国身处“黑暗时代”的历史误读,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然而,此时的英国正处于战争前夕,这些在轰炸下埋头挖掘的人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何去何从,已然成为难破解的现实问题。
2
从博物馆介入挖掘进程后,《发掘》就从伊迪丝与布朗先生的人物小传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戏。
第一位引人注目的,是被姐姐伊迪丝叫来帮忙的罗里。
作为一名已被空军召集入伍的准军人,他的存在始终提醒这群埋头挖掘的人们——战争就要来了。
但是,他本人却没有展现出任何压抑与困苦,反而一如往常热爱生活。
爱好摄影的罗里,时刻背着相机,记录船葬从发现到展现的过程。
第二位则是进入罗里相机的考古系女孩佩吉。
刚与丈夫度假归来的佩吉,只能穿着不适合的裙装进行挖掘,但看似青涩的她,却发现了船里的宝藏,开启了对整个墓葬的深入研究。
在围绕挖掘工作的相处过程中,罗里与佩吉互生情愫。
然而,即便佩吉与丈夫并不相爱,她也不允许自己越过道德边界,只能一直克制内心情感。
直到罗里去空军体检前,为众人留下满满一桌子照片。
看见泪流满面的佩吉,伊迪丝告诉她:生命太过短暂,你要好好把握每个瞬间。
于是,佩吉告别了自己的丈夫,终于在罗里入伍前,与爱人互诉衷肠。
同样出现在罗里照片里的第三位小主角,是伊迪丝的儿子罗伯特。
罗伯特喜爱太空,每天都幻想自己能带妈妈遨游宇宙。
因为,对于年幼丧父的他而言,眼下能够拥有任何一段感情,都是无比珍贵的宝藏。
于是,舅舅罗里、布朗先生以及妈妈伊迪丝都成了他太空飞船上的乘客,保护着他在战火蔓延前最后的纯真与快乐。
尽管得知母亲病情后崩溃出走,被时代强迫早熟的罗伯特,最终还是带着母亲在船上实现了想象中的航行,也完成了自己从小男孩到男子汉的迅速成长。
在刻画这些角色的同时,《发掘》始终不忘用观看历史的方式,解读片中人的坚持与守护。
对伊迪丝而言,守护这片土地,是她最大的愿望。
对布朗先生而言,守护自己对历史的热爱与尊重,是他不惜赌上一切的勇气来源。
对罗里、佩吉以及每个站在这片遗迹上的考古工作者而言,守护历史与真相,则是他们面对国家危机时最动人的选择。
3
《发掘》改编自约翰·普雷斯顿同名小说,而这个故事则脱胎于真实历史——萨顿胡船葬的挖掘经历,也贯穿着维京人以船摆渡灵魂、联通时代的隐喻。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伊迪丝还没有等到珍宝现世的那一天,便撒手人寰,而致力于历史研究的布朗先生,直到近些年才被更多历史学者所认可。
不过,这项证明英国“黑暗时代”仍然流淌着文明与智慧的历史发现,确实如电影所表现的一样,在大战将至的紧要关头,改变了英国人对自身历史的看法与认同感。
然而,在历史被发掘之前,与国家备战状态背道而驰的挖掘者们,始终显得格格不入,《发掘》正是从这种倔强的矛盾感入手,用复古的镜头呈现了一群孤胆英雄的坚定。
面对历史群像中的灵魂角色,饰演伊迪丝的凯瑞·穆里根刚刚用一部《前程似锦的女孩》敲开颁奖季大门,而饰演布朗先生的则是全球闻名的“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其在《辛德勒的名单》《英国病人》《朗读者》中的表演早已有目共睹。
二人你来我往的对手戏,自然顺畅将故事推向最终的迷思:人与时间的关系。
对于二战爆发前期的英国,萨顿胡船葬是一份来自时间的礼物,鼓舞着不知前路通向何方的英国人民。
而对于所有面对时间流逝深感无力的普通人,萨顿胡船葬的发掘与保存则证明:既然无法留住时间并终将被历史的尘埃掩盖,那尽力活在当下并享受每一个瞬间,也许是通向幸福的唯一道路。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Moviebase
点击右下角「❉在看」表白巴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