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新出的韩剧《沉默警报》吸引了我的注意。
原因无他,黄政民+林允儿的阵容搭配,实在让人好奇——
究竟什么样的一个剧,能让黄政民时隔8年“影帝下凡”,自愿接受“降维打击”?
女主林允儿,是个女团出身、颜值爆表的流量明星。
虽然流量并不等于没有实力,但与黄政民共演,还是给人种次元壁破裂的感觉。
让人不得不好奇两个人在剧中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故事开篇就是个大新闻——
一名议员涉嫌干预企业聘用职员,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而面对“每日韩国”记者的质问,议员却显得云淡风轻。
他回头报以一个“嘘”的手势,让记者闭嘴。
这也是本剧又名《嘘》的原因。
镜头一转,智秀和秀妍两个女孩,正在参加“每日韩国”的实习面试。
面试官发出灵魂拷问——“你认为记者的定义是什么?”
就在智秀犹豫几秒的间隙,秀妍抢先做出了完美回答——
参加过群面的小伙伴可能体会过,这种被抢答的感觉是多么噩梦。
用HR们的术语来说,秀妍已展露出其aggressive的一面。
而她的回答也无懈可击,一扫议员对记者蔑视带来的阴霾,在观众面前重新点燃了记者这一职业的神圣光芒。
秀妍顺利地通过了面试。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开始脑补“强势女二”和“傻白甜女主”之间的职场争斗大戏了。
但本剧并不是这个套路。
女主智秀对于记者的定义,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两人的表达看似一个严肃、一个随性,但对于记者“不能撒谎”这点,她们却是一致的。
智秀纯粹的干饭精神打动了面试官,她也成功通过面试。
两人在经历过了多部门的历练考察后,最终走到实习的最后一站——以线上内容为业务的数字新闻部。
该部门的负责人,就是黄政民饰演的韩俊赫。
他热爱在工作时间摸鱼,新闻从来不动手写。
平时主要的脑力输出,就是拟定各种博眼球的标题,不管内容多么平平无奇,先把读者钓进来再说。
无论怎么看,韩俊赫都和严肃新闻、职业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毫无关系。
但事实上,他曾经也是一名心怀抱负的社会部记者。
在一次“水很深”的新闻报导中,他被局长陷害,以他的名义发了假新闻,前辈李龙民还因此事自杀。
没能及时澄清真相的韩俊赫,从此开始自暴自弃,奉行沉默是金的处世哲学。
但他不会想到,自己在热血时期写下的文字激励了很多后辈。
其中就包括心怀记者理想的秀妍。
她在面试时说的那番漂亮话,并不是为了装点自己,而是确确实实来自于一片赤诚的心。
要强的秀妍从地方大学毕业,这在格外看重地缘的首尔精英圈,简直就是原罪。
为了冲破出身的桎梏,她经历了无数次实习,吃了不少苦头,始终没有放弃,但也从来没有被接纳。
如今在《每日韩国》的实习,是她目之所及的最后一次机会。
如果这次仍然不能转正,她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可以说,她是个活脱脱的理想主义者。
而她的能力也赢得了各部门的认可,完全配得上她的理想。
在朝夕相处的实习生活中,智秀和秀妍成为了好姐妹。
在十几层高的办公大楼窗边,两人发现了一株野花,绝处逢生的坚韧姿态和秀妍特别像。
这似乎暗示着她的记者梦也像这株小花儿一样,马上就要盛开了。
但谁也没想到,在看重名号的局长眼里,秀妍的学历仍然是道难以跨过的槛。
并且,局长很“聪明”的将这个不得民心的决定,推给韩俊赫去做,让他去劝退秀妍。
几句话就将秀妍的所有付出全部抹杀。
名号就是能力,这是谁也不会放在明面上去说的、精英们的行事潜规则。
而这席话,被隔壁桌聚餐的实习生们听了个正着,当然也包括秀妍。
她低头默默垂泪不语,消化着长久以来的努力都被否定的绝望。
当天晚上下班后,她从那株野花生长的窗边跳了下来。
正好被韩俊赫目睹一切。
本以为是女二号的秀妍,甚至没能活过第二集。
记者这一职业的神圣性,仿佛和她开了个玩笑。
但高能并未到此为止——不久之后,智秀找到韩俊赫,告诉他秀妍可能死于他杀。
她还表示,自己知道当年因为假新闻事件而自杀的前辈李龙民。
与此同时,片头提及的议员事件也在持续发酵着。
虽然记者们仍在努力挖掘真相,但身为高层的局长却似乎在帮忙掩盖。
联想到当年李龙民死后,局长所说的话,难道是有人想利用秀妍之死来覆盖议员丑闻的热点?
三个案件逐渐产生交集,而案中案的设置,也让剧情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受到冲击的韩俊赫能否做回自己,查出秀妍之死的真相?智秀来到《每日韩国》工作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趁热跳坑追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来奔着男女主而来的我,却深深地被前两集成功塑造的秀妍吸引。
家境一般的她,靠着助学贷款,坚持把大学念完。
虽然地方出身让她在首尔处处碰壁,但她还是每次都用尽力气,为了理想斗志昂扬。
令人唏嘘的是,即便秀妍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依然无法跨过森严的地缘、阶级壁垒。
精英的世界永远不会接纳她。
甚至还有人发出冷漠的评论,抱怨她的死给别人造成了麻烦。
而与精英们的反应不同的是,秀妍的新闻爆出后,无数年轻人自发前去葬礼为她送别。
他们多是实习生和合同工,与秀妍的经历相似。
不难看到,秀妍虽然离开了,但无数的秀妍依然要活下去。
正印证了剧里那句戳心的台词——“即便眼泪往下落,勺子也得往上送。”
这样的剧情不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就业形势本就如此严峻的当下,又有多少“金言企业”因为各种偏见、黑幕不法招聘,剥夺了原本属于青年们的梦想,让公平竞争成为空谈?
面对种种不义,记者究竟是该揭露真相,还是在“嘘”声过后保持沉默、明哲保身?
也许是国内最认真的电影自媒体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
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