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2020!“拼”字当头盘点 汽车产业车型篇
极不平凡的2020年无疑值得铭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得益于国家一系列的有效举措,在全行业的奋力拼搏下,中国汽车产业以“V”型反转为“十三五”画上句点,再次彰显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但过去一年,汽车产业也进一步呈现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结构性变化,兼并重组局部活跃、自主品牌市占率更是明显下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立足对产业的观察、行业
极不平凡的2020年无疑值得铭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得益于国家一系列的有效举措,在全行业的奋力拼搏下,中国汽车产业以“V”型反转为“十三五”画上句点,再次彰显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但过去一年,汽车产业也进一步呈现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结构性变化,兼并重组局部活跃、自主品牌市占率更是明显下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立足对产业的观察、行业
极不平凡的2020年无疑值得铭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得益于国家一系列的有效举措,在全行业的奋力拼搏下,中国汽车产业以“V”型反转为“十三五”画上句点,再次彰显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但过去一年,汽车产业也进一步呈现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结构性变化,兼并重组局部活跃、自主品牌市占率更是明显下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立足对产业的观察、行业的分析以
极不平凡的2020年无疑值得铭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得益于国家一系列的有效举措,在全行业的奋力拼搏下,中国汽车产业以“V”型反转为“十三五”画上句点,再次彰显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但过去一年,汽车产业也进一步呈现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结构性变化,兼并重组局部活跃、自主品牌市占率更是明显下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立足对产业的观察、行业的分析以
2020年,宝马以77.74万辆的成绩,蝉联国内高档车销量冠军;奔驰以不足3000辆的微弱差距紧随其后,奥迪也交出了超过72万辆的成绩,三者累计占高档车总销量的八成以上。崔东树认为,BBA良好的销售业绩,对高档车市场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展望2021年,BBA纷纷提出电动化和数字化。其中,宝马将推出纯电动车型BMWiX和BMWi4;奔驰将有望引入EQA
2020年,我国乘用车零售累计达到1928.8万辆,同比下降6.8%,降幅较1-11月收窄1.5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收窄0.6个百分点,体现行业的稳步回暖态势。对于2021年1月销量的预估,崔东树认为,由于春节在2月的因素,2021年1月有20个工作日,较上年同期增加3个,叠加疫情的低基数,2021年1月车市销量暴增、出现“开门红”几乎是必然的结果。昨日(1
回望2020年,面对疫情重创与市场下行的双重挑战,“自主三强”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延续着原有的格局。其中,长城、长安乘用车同比增幅分别为4.84%、20.6%,吉利虽然没能扭转负增长的势头,但还是如愿完成了修订后的销量目标,并蝉联2020年自主品牌销量冠军。伴随着销量持续向好,自主三强的股价和市值在2020年也屡创新高: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的股
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举办,经过公正、公开、民主推荐,“中国汽车2020年度杰出人物/企业/品牌/车型”提名揭晓。本次活动推选出人物类、企业类、品牌类、车型类等四大类别共11个奖项。其中,获得提名的是:人物类奖项3个中国汽车2020年杰出领袖:2020年,在中国汽车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行业领导或汽车集团领军人物;提名杰出领袖:
近日,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表示,进一步降低成本、加快改革步伐,对于抵御倍受资本青睐的新对手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还没有充分证明我们能够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我们的估值仍停留在‘传统汽车’上,这导致我们在获得所需资源方面处于严重劣势。”“(投资者)对传统汽车制造商的估值和信心仍然过于悲观,我们相信,具有全球影响力、品牌资产和优秀资产负债表的老牌公司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表示,2020年我国汽车整体销量预计将呈现2%的负增长状态,同比收窄6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下滑7%左右,新能源乘用车将有两位数增长,达130万辆左右;商用车增长毫无悬念,增幅将在23%-24%。二手车方面,2020年11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57.38万辆,同比增长13.74%;12月销量或创历史新高,达到160万辆。流通
2020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共54个汽车品牌发布136次召回公告,累计召回乘用车6622345辆,同比降低1.63%,实现年度召回规模“三连降”。其中,继“高田门”和“机油门”后,同样源自日本企业的“失速门”接棒再成焦点,最终,电装问题燃油泵“助推”2741469辆日系乘用车被召回,占总量的41.40%。2020年,特斯拉、理想、威马、极星、零跑5家造车新势力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持续加码SUV市场,并以新平台、智能系统为卖点寻求向上突破。相比之下,合资和高档车品牌更倾向于重塑经典车型,并加大了在电动化方面的投入。 许海东表示,“新车型的频繁上市无疑会刺激消费,消费周期应该可以持续到明年,进而对车市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庞大的市场空间,加上过硬的产品实力,将助力中国汽车市场保持稳中向好发展”,付炳锋认为,“市